风湿病与关节炎简介
《风湿病与关节炎》(CN:10-107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风湿病与关节炎》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突出中国风湿病学特色的专业学术期刊,以风湿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康复、预防为主,涵盖与之相关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突出临床实用性。
杂志文章特色
1《风湿病与关节炎》基本要求文章有新意,科学性强,有理论或实践指导意义;表达确切、术语规范、语言精炼、内容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资料可靠、论证严谨。论著不超过4000字,综述、讲座不超过5000字,临床报道1500~3000字,病例报告500~1000字。
2《风湿病与关节炎》中文采用宋体,外文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并注意大小写及上下角。
3《风湿病与关节炎》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一般以25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写语。
4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多个作者分属不同单位者,请自行排序,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明。第1作者单位全称以公章为准。作者姓名和单位各占一行,居中书写。
5编辑部禁止一稿多投行为,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临床研究,综述,学术探讨,述评,基础研究,临床报道,针灸推拿,医经研读,医案医话,继续教育,专家论坛,学科建设,专题笔谈,专题讲座,热点透视,思路与方法,病例讨论,文献研究,会议纪要,大医真言,当代名医,国医传承,名师高徒,继承创新,成果汇,规范与标准,病症研究,流行病学,中成药园地,经验真谛,专病集萃,验方验法,外治,杂合以治,治未病,调摄护理,康复与理疗,患者教育,生活与饮食,释疑解难,研究生园地,病案报道,民族医药,现代进展,相关学科,前沿动态,百家新声,八面来风,信息站点
摘要:目的:探讨盗汗是否是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的关键表现。方法:将河南风湿病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数据库(HFRA数据库)中收录的409例患者按有无盗汗分为有盗汗组和无盗汗组,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2组临床表现的区别与联系。结果:有盗汗组与无盗汗组患者数之比约1∶3(105/304)。经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发现,在有盗汗组的聚类结果①中出现了易怒、抑郁、生气后加重等肝郁气滞、瘀血的表现;畏寒肢冷、劳累后加重等阳虚、气虚的表现;②中出现了遇冷痛增遇热痛减、阴雨天加重、全身怕风怕冷等寒湿、虚寒的表现;③中出现了神倦懒动、全身乏力、休息后乏力减轻等气虚的表现。在无盗汗组的聚类结果①中出现了咽痛、关节酸痛等虚热、阴虚的表现;②中出现了患病后体质量减轻、眼干、五心烦热等阴虚的表现;③中出现了口干、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干等阴虚的表现。有盗汗组105例患者中有不少非阴虚的表现,如关节遇冷痛增遇热痛减82例(78.10%)、全身乏力80例(76.19%)、全身怕风怕冷79例(75.24%)、阴雨天加重68例(64.76%)、关节疼痛活动后减轻61例(58.10%)、畏寒肢冷60例(57.14%)、易怒58例(55.24%)、生气后加重45例(42.86%)、抑郁44例(41.90%)。无盗汗组304例患者中也有部分阴虚的表现,如口干134例(44.08%)、腰膝酸软80例(26.32%)、患病后体质量减轻72例(23.68%)、五心烦热67例(22.04%)、咽干57例(18.75%)、眼干56例(18.42%)、大便干56例(18.42%)、关节酸痛55例(18.09%)、咽痛30例(9.87%)。结论:有盗汗组患者同时存在阳虚、气虚、寒湿、肝郁气滞、瘀血等表现。盗汗不能作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的关键表现。
点评详情